时间:2022-10-25 23:40:49 | 浏览:295
3月10日晚间,TCL科技发布2020年财报,业绩亮眼。按2019年重组后同口径,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66.8亿,同比增长33.9%;净利润50.7亿,同比增长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9亿,同比增长67.6%。
其中,经营核心面板业务的TCL华星实现营业收入467.7 亿,同比增长37.6%,净利润24.2亿,同比增长151.1%。与业绩相对应的是,TCL华星布局的面板产能和出货量在不断提升,武汉t3 LTPS产线的产能由48K提高到53K;t4 OLED产线一期实现满产,二期、三期加快建设;深圳 t1 2 和 t6 (G11)保持满销满产,其中t6产能由90K增加到98K,大尺寸产品出货面积增长32.9%。
TCL创始人李东生在年报中还提及了新的目标:“半导体显示产业和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赛道宽、 前景好,我们已经在这两个产业领域积累了基础和能力,并展开新的产业规划布局,我们有信心在五年内达成全球行业领先的目标。”
逆势增长背后:逆周期扩张整合
2020年对于制造业而言有诸多挑战,疫情反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上半年尤其艰难,如何穿越周期也成为企业的考验。作为高端制造产业的旗帜,TCL科技又是如何在逆势中获取增长?
首先在疫情之下,宅经济带来了需求提升,面板行业自去年开始进入景气周期。受益于全球液晶面板市场需求增长,自去年6月份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开始上涨,TCL华星经营利润逐月提高。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华星的净利润高达18.6亿元,可以看到需求上涨后,其整体效益在逐步提升。
展望今年的供需情况,李东生表示:“今年受芯片和玻璃供应短缺及新产能开出延误影响,LCD 面板市场供需持续偏紧,预期上半年产品价格依然坚挺,下半年供需大致平衡。LTPS 产品更多进入车载和 IT 产业市场,供求趋于平衡。近年OLED产能增长很快,头部企业垄断优势明显,竞争将非常激烈。”
其次在当下白热化的竞争中,产能的提前布局尤为重要,面板作为周期性、重资产的行业,逆周期的收购整合往往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去年,TCL科技就投资了日本JOLED公司、收购了三星的苏州工厂、加入中环混改,同时,TCL 华星围绕印刷 OLED、QLED 以及 Mirco-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关键材料和设备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李东生介绍道:“深圳华星 t7(G11)工厂一期已开始投产,收购的苏州三星 LCD显示和模组工厂将在第二季度交割并表,LCD 面板产量和营收将显著增长。武汉华星 t3 LTPS 已新开拓车载和IT业务,预计业绩趋好;公司已回购 t3 项目 39.95% 的少数股东权益,可增厚当期利润。t4的OLED 业务竞争压力依然很大,我们将努力改善经营业绩。预计本年度 TCL 华星整体营收将强劲增长,效益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TCL科技在产业链上进入新的协同整合期,TCL华星、中环半导体、TCL终端业务各自按业务逻辑成长,同时又相互联动。
巩固基本盘:进一步攻入核心产业链
在国内的面板行业中,TCL科技是国内双雄之一。从近两年TCL科技的发展看,双雄已经走出不同路径。TCL科技在2019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剥离终端产品业务和其他业务,聚焦“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产业,可以看到,其策略是进一步往上游核心产业链发力,巩固自己的基本盘。
从全球看,拥有强大的终端产业和上游产业链的巨头屈指可数,这需要巨大的投入、研发和战略支撑。而在外部环境变换下,全球产业格局也在变换,产业链正在重构,这对于国内诸多企业而言,带来了新的机会点,TCL科技也在展现新的野心。
“半导体显示产业是本集团的核心业务。公司通过并购中环半导体,布局半导体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产业。这两项核心业务技术门槛高、投资额大、产业周期长,需要有长远战略管理能力,穿越产业周期的经营能力和持续融资发展能力,”李东生谈道,“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两项核心产业赛道,是基于中国在半导体光伏产业和半导体显示产业中的液晶显示领域,已经形成全球领先的产业规模和竞争力,而中环半导体和 TCL 华星光电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之一。随着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和行业集中度提高,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从业绩上看,2020年TCL华星和中环都保持了增长,财报显示,华星t3产线实现 LTPS 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三,LTPS 笔电面板出货量居全球第二;t4柔性 AMOLED产线一期实现满产,二期和三期设备在陆续搬入;折叠屏和双曲屏完成品牌厂商交付和上量,并在陆续导入全球一线品牌客户。
中环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0.6 亿元,同比增长 12.9%,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第四季度纳入了合并报表范围。李东生也表示,中环半导体通过改制释放内生动力,同时优化发展战略,推进产品技术创新,经营提质增效,预计今年业绩将持续增长。
据了解,TCL科技内部规划了“9205”五年战略,中环半导体将强化单晶硅和晶片优势, 加强光伏产业链能力建设,增强全球化经营能力,从而实现光伏产业全球领先,半导体硅片产业国内领先的目标。TCL华星光电要加强LCD和LTPS产业竞争优势,在新型显示技术和材料领域创新突破,实现半导体显示产业全球领先的目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在大厂蜂拥入局之下,元宇宙的概念快速引爆舆论场和资本市场。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元宇宙的投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2%。而就在最近,国内 MR 厂商燧光科技宣布完成共计1.25亿元A4轮融资
记者 | 白帆编辑 | 殷幼安3月18日,中通快递(股票代码:ZTO)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0年全年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中通2020年快递业务市场占比提升,但由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净利润不升反降。财报显示,中通2020年全年快递业务
e公司讯,通威股份(600438)10月20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20.84亿元,同比增长118.60%;归母净利润217.3亿元,同比增长265.54%;基本每股收益4.83元。报告期内,公司高纯晶硅产品市场
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受疫情影响,下游客户需要不足,大族激光(002008)2022年前三季度、第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双双下滑,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均超过30%,扣非归母净利润在第三季度更是大幅下滑超50%。据大族激光2022年三
中证智能财讯 太平鸟(603877)10月28日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2.23亿元,同比下降16.00%;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72.45%;扣非净利润336.58万元,同比下降99.
2020年,奇瑞汽车销量达44.9万辆,同比增长8.6%,位居自主品牌第六名,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近日,奇瑞汽车股东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芜湖建投”)发布了《债券2020年年度报告》,奇瑞汽车2020年的营收为347.62亿元,较2
智通财经APP讯,伯特利(603596.SH)发布公告,公司股东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因资金需要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计划减持股份的数量不超过1225.5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0月31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九泰基金近期对26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1)闻泰科技(证券之星综合指标:3星;市盈率:23.74)个股亮点:拟收购EyeSight,专门致力于研发手势识别技术和数码视觉技术;E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0月31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浦银安盛基金近期对18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1)移远通信(证券之星综合指标:2.5星;市盈率:34.93)个股亮点:公司GNSS系列模块主要满足物联网产品的定位需求,产品多定位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邹娟800度到1000度近视,已经被认为是高度近视。这之上,甚至高达10000度的近视眼镜怎么配?11月6日,进博会,依视路逊梯卡集团首发一款黑科技,可最大限度让超高度近视患者镜片“变薄”。依视路逊梯卡集团 供图“从医学角